最近在工作中,有小伙伴反映有一些板子采用ASD928、ASD920无法测试QC负载模式,输出达到2A就会测试失败,而采用power-z的诱骗器就不会有这种问题,那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这个问题。


这是一个双C口的PD、QC快充移动电源PCBA,采用的是 1. IDTP9236 2. MCU:ABOV 94B438KUN 3. 南芯SC8815 芯片,两串电池工作,先按照客户说的用power-z来测试下

接上电池后,用power-z来诱骗QC 9V,可以出来,再接上负载2A,也没有问题

接着用手机测试,用个便宜的手机吧,烧坏了不心疼,小米Note

插入的瞬间可以充电,但是很快就不再充电,屏幕熄灭,D+/D-上电压测试到0.75V以上了

这时候,大概心里有个底了,可能是D+/D-的电压超过MCU的阀值了,主动关断了,正常电压应该是0.6V的,再拿起它正常的移动电源PCBA来对比下看看

1.英集芯的IP5328,放电QC 2A电流,D-的值是0.741,可以正常QC9V充电,不会断开,因此英集芯的D+/D-的判断值是大于7V也可以识别到协议

2)智融方案 ,SW6106,放电QC2A电流,测试D-的值是0.737,可以正常QC9V充电,不会断开,因此智融的方案D+/D-的判断值是大于7V的

客户之前的板子PCBA,放电 QC2A电流,出来的D-电压是0.671V,因此认为飞毛腿的这个板子的D+/D-的识别电压要低于7V才可以认到协议,这也就是为啥小米的手机无法充电进去,因为小米的手机给的D-值已经大于7V了。
原因:由于ASD928是采用测试线连接治具,一般都会超过1米以上的线长,在大电流的状态,50m欧的线阻,2A的电流就会有0.05欧*2A=0.1V 的压降在线上,由于测试线的GND和VCC是一个回路,同样GND的电压也会被抬升0.1V,叠加到D+/D-上后,电压就会被抬升到0.7V以上,如果MCU的阈值设置的比较窄,就会造成通讯握手失败,这就是本次问题所在。
修改方法:1.MCU D+/D-判断条件放宽0.7V以上,而不是拘泥于协议的0.6V
2.修改测试设备的电压,但是这不是正确的方法,原因下面会讲
可能有客户就说了,用power-z这些都可以,是可以,因为他的线长很短,所以压降很小,但是实际在终端市场使用时候,你认为客户只会用一个50cm或者更短的线吗?而且还要求线材用的内阻很小,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,也无法管控,只能在厂家设计的时候,就要考虑各种预留量,而这点英集芯和智融等产品就做的很好,相对比较接地气的产品,这也是为啥他们的产品在市场大受欢迎的原因,这也是其他芯片厂要去反思的,不是性能好就可以好,而是考虑到客户的实际应用场景,最匹配的才是最好的。